2022年3月13日 星期日

致富的特權

 《致富的特權:

二十年來我們為央行政策付出的代價》

──陳虹宇、吳聰敏、李怡庭、陳旭昇


陳虹宇(國立臺灣大學經濟學系畢業,曾任財經雜誌研究員)、吳聰敏(國立臺灣大學經濟學系名譽教授)、李怡庭(國立臺灣大學經濟學系教授)、陳旭昇(國立臺灣大學經濟學系教授)。


#長期超低利率政策助長房價飆漲

#電子化讓印鈔票連印的動作都免了

#臺灣2002年至2014年房地產價格翻倍但薪資僅成長15趴跟隔拆利率大幅下降的時間重合


中央銀行對台灣經濟的影響最大,主要原因有兩個:一是央行能決定匯率、利率等貨幣政策,而這些政策的操作具有高度專業性,近20年來,台灣行政與立法機關都很少干涉央行對於利率與匯率的決策,使得央行確實主宰了貨幣政策決策權;二是央行政策影響金融體系,而金融部門的興衰又跟經濟活動緊密相連。


貨幣是由中央銀行發行,我們信任的,其實就是中央銀行。而紙幣這種因為「信任」而有價值的貨幣,並且被賦予「法償貨幣」的地位,就被稱為法定貨幣,簡稱法幣。


1945年初至1950年底,臺灣經歷了惡性通貨膨脹,六年間,物價上漲了21.8萬倍之多。我們現在使用的貨幣,名稱是「新臺幣」,之所以會有個「新」字,就是因為1949年流通的紙鈔面額已太高,政府甚至印出了面額100萬元的鈔票。為了穩定物價,政府發行新的貨幣,面額也給予調整,以4萬元舊臺幣兌換1元新臺幣。


縱觀歷史上各次惡性通貨膨脹的發生背景,我們可以看到,惡性通貨膨脹的直接因素,都是由於國家財政入不敷出,政府選擇使用「多印鈔票」來挹注財政支出,也就是印鈔票來支付公務員、軍人的薪資,或購買食物、軍備、醫療服務等物資質。至於遠因則大不相同,例如台灣、德國、匈牙利是因為戰後物資缺乏,加上政府用印鈔票來彌補財政赤;辛巴威是因為農業歉收、經濟衰退,委內瑞拉則是石油價格下跌,導致政府收入無法維持。


隨著時代演變,多數國家的貨幣已大多電子化,紙鈔與硬幣只占一國貨幣的一小部分,因此,現代央行在增加貨幣發行時,並不需要真正去「印」鈔票,而只需在公開市場上買進債券,或借貸給銀行,就可以創造新的貨幣。例如,日本央行在實行量化寬鬆時期時,即是在市場買入政府或私人的證券,將資金注入銀行體系。


經濟學家認為,通貨緊縮比緩和的通貨膨脹,對經濟前景的危害還要大。緩和的通貨膨脹下,人們還會持續購物與生產,但在通貨緊縮時,代表人們已減少購物與生產,且預期物價會繼續下跌,經濟衰退悄然到來。


世界各國的央行,被賦予的任務不完全一樣,但都不超出以下四類:維持低而穩定的通貨膨脹、維持穩定的經濟成長(或充分就業)、維持金融體系的安定、以及維持利率匯率的穩定。美國聯準會的主要目標是維持物價穩定以及充分就業;臺灣央行的任務有促進金融穩定、健全銀行業務、維護對內及對外幣值之穩定,還有協助經濟發展這四項。


在美國,央行是透過公開市場買賣美國政府債券(例如國庫券)來影響利率,例如當聯準會想降低利率時,就會捧一大筆資金在市場買入國庫券,而這些資金進入銀行體系後,銀行資金充裕,便會降低銀行間借款利率,進而影響一般人的存款借款利率。相對地,當央行想提升利率,則會賣掉手上的國庫券、從市場上回收資金,造成利率上升。這種透過買賣證券來影響利率高低的方法,我們稱為「公開市場操作」。


經濟學家相信,長期來說,經濟要有所成長,主要靠的還是生產力提升,因為光靠調低利率等寬鬆貨幣手法刺激經濟,到頭來可能只是造成工資與物價皆漲,但就業率未必能更高。生產力提升,通常需要靠研發與創新來達成。科技創新才能帶來長遠的經濟成長,低利率只是短期特效藥。


十年房地產價格翻倍:台灣房屋價格的大幅成長約集中在2002年至2014年這幾年間,剛好與臺灣隔拆利率大幅下降的時間重合。根據信義房屋物價指數,2002年至2014年臺灣的房屋價格成長了約200%。與此同時,臺灣人的薪資卻僅成長了15%,顯示一般上班族購買房屋的壓力變大,薪水的漲幅遠遠比不上房價的漲幅。


臺灣的房貸利率,1994年時約是9%,到了2003年後,便再也沒有超過3%,2009年以後,更是跌到2%以下。臺灣的房貸總金額,從2000年的3兆以下,成長到2018年已達7兆,顯示大量的資金湧入房地產,推升房屋價格。


房地產中不動產與住宅服務的影響度分別僅有0.8332與0.5370,而影響度稍高的營建工程業也僅有1.2474,跟真正的火車頭產業如化學、金屬與電力設備等部門相比,還有若干的差距。


臺灣多家銀行的營業重心,在這20年間,從存放款業務逐漸過渡到財富管理部門,介紹存款戶購買基金、債券、保險等理財產品,賺取手續費用。金融機構跨業經營固然可以創造範疇經濟,增加多元收入,並提供客戶多樣化金融服務,但是營業重心的轉移的背後原因,與低利率環境脫不了關係。


臺灣的銀行主要是透過手續費來獲取利潤,亦即客戶購買新基金的當下,銀行可以收取的「介紹購買費」。這樣的機制,造成了銀行理財專員(理專)容易誘導客戶頻繁更換手中持有的基金,讓銀行的手續費收入可以增加,受害的卻是客戶本人。因為基金更適合於長期投資,而非短期頻繁地更換,一來既耗費鉅額手續費,二來可能也讓投資人的收益減少。


2000年之前,臺灣的定存利率泰半在5%以上,彼時的一般民眾,將錢放到銀行保管,便可以幾無風險地領到豐厚利息回饋。如今民眾若想獲得相同高的利率,便得承擔更多的風險,可說是低利率政策的直接受害者。


日本泡沫經濟經濟破滅以後,陷入了失落的30年,經濟不再有起色,發展停滯。一般而言,當景氣衰退,央行多會採取低利率政策,提振經濟回到正常水平。奇怪的是,日本央行在泡沫經濟後,雖然也採取同樣的措施,但日本經濟卻仍陷入長期停滯的狀態。


經濟學家推敲此現象的成因,認為一個可能的解釋是,泡沫經濟過後,日本充斥著殭屍企業。當一家企業產生的利潤,僅能勉強償還債務利息,而無力償還債務本金時,我們便稱此企業為殭屍企業。這類企業,有些僅能靠不斷借款來維持存續;有些企業雖然能勉強營運,卻很難訂立還債以外的營運目標,在技術與創新上難有突破,可說是苟延殘喘。消耗了經濟體大量的人力與資源,經濟停滯不前。


近年來,臺灣的殭屍企業有逐步增多的趨勢。臺灣上市上櫃公司中,2007年有5.9%是殭屍企業,到了2015年,占比高達9.2%,後來微幅下降,2018年底約占8.5%。在我們的統計中,一個企業若已成立10年以上,而近來連續三年,稅前息前淨利連償還貸款利息都不足的話,即認定為殭屍企業。


臺灣央行近20年來的低利率政策,為臺灣經濟帶來高房價、殭屍企業增多,及投資大眾追逐高風險理財商品等問題。央行政策縱使不是造成這些問題的唯一因素,但對於這些問題的加劇仍負有一定責任。


匯率干預的效果:2016年初《經濟學人》統整世界銀行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研究指出,現今「貶值救出口」的效果愈來愈不明顯,主要原因是全球製造業極度分工。


產業升級受阻:更重要的是,最新技術的設備,通常是由先進的已開發國家所生產,新臺幣貶值後,這些高科技設備的成本變得更高、更加阻礙廠商購買高科技設備的能力與動機。如此一來,對臺灣廠商產業升級的速度有負面影響。廠商若不能及時更新設備、跟上最新技術,久而久之會導致技術與製造能力落後,利潤也比不上他國廠商。


哈佛大學經濟學家羅德里克的研究曾提到,貶值政策雖然有助於開發中國家刺激經濟成長,但對所得已經達到特定水準的先進國家,貶值政策已對經濟成長沒有幫助。在羅德里克的論文中,特別指出臺灣即屬於貶值已經對經濟成長沒有幫助的高所得國家。


人才外流:廠商利潤下降,企業能分給員工的薪資自然也被壓縮。近20年來,臺灣勞工的薪資成長停滯,而背後原因之一,很可能是產業升級不力。薪資不成長,容易讓部分勞動力遠走他鄉,到其他國家追求更高的薪資,或更有前景的工作。


盈餘繳庫的隱藏損害:央行既然是賺國外的利息報酬(例如美國公債)、支付國內利息的費用,央行若要有所獲利,臺灣的利率,勢必要比外匯存底投資地區的利率為低,不然收到的利息補不上支出的利息,央行可能會從盈利轉虧損。當國外利率愈高、國內利率愈低─也就是臺灣與國外的利差(利率差距)愈高,央行的盈餘便愈高。


綜合以上,若央行要提升每年的營利盈餘,既然國外的利率並非臺灣所能決定,央行在國內最完美的做法會是:盡可能壓低國內地的利率(費用下降)、盡量累積外匯存底(投資收益增加)─而這些似乎跟臺灣央行近幾年的貨幣政策巧合地雷同。


臺灣央行至2002年起,透過盈餘繳庫,每年負擔政府近8%的花費,既然都是由央行印鈔負擔政府支出,理論上似乎也會引起通貨膨脹,不過近18年來,臺灣的通貨膨脹率(消費者物價指數)平均僅1.1%。


1990年代之後,許多經濟學家發現,貨幣流通量的成長,所造成的通貨膨脹效果愈來愈小,世界多國皆然。背後原因可能是因為全球化大幅降低了商品製造的成本,導致物價很難成長。


然而,全球央行釋放的龐大資金湧向了資產市場,許多國家的資產包括房地產與股票價格因而上漲,臺灣亦非例外。臺灣央行釋出的資金雖然沒有引發過高的通貨膨脹,卻造成臺灣的資產價格(尤其是房地產)不斷攀高。


從財富分配的角度來看,央行盈餘繳庫所造成的「盈餘繳庫稅」,來自壓低利率與匯率,損害了存款族、嘉惠借款者。臺灣國內借款數額最高的是企業借款以及房貸。也就是說,央行盈餘繳庫所造成的財富重分配,是讓民眾存款利息減少、存款生財不易;另一方面,也讓繳得出頭期款、能夠負擔房貸的民眾,享受到低利率的好處─但低利率也推升了房價,買不起房屋的人,更加成為經濟上的弱勢。


全文完